9Ni钢中逆转变奥氏体的稳定性

时间:2025/09/29 浏览次数:20

  9Ni钢也称为Ni9钢,是镍质量分数为8.5%~9.5%的超低温钢,在-192℃下具有高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优良的低温韧性、良好的可焊接性及较低的成本等,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用作液化天然气储罐用钢,因此对其低温韧性的要求极为严格,目前,普遍认为回火过程中形成的逆转变奥氏体对其低温韧性有重要的影响。9Ni钢的生产在早期一直采用的是淬火+回火(QT)热处理工艺,随着对低温韧性要求的不断提高,近年来人们研究发现淬火和回火之间加入一次两相区淬火的工艺(QLT),可以显著地改善9Ni钢的低温韧性。9Ni钢在制作成储罐后,必然要在应力和低温条件下服役。此时,逆转变奥氏体在不同的应力状态和低温下的稳定性就显得至关重要。

  北京科技大学的学者为了研究逆转变奥氏体在应力和低温条件下的稳定性,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淬火+回火(QT)和淬火+两相区淬火+回火(QLT)处理9Ni钢中逆转变奥氏体进行形貌观察。结果发现QT处理钢中逆转变奥氏体以块状形态存在;QLT处理钢中逆转变奥氏体以块状和薄膜状存在,薄膜状逆转变奥氏体分布在板条边界上。通过X射线衍射对液氮浸泡前后逆转变奥氏体含量和其碳含量的变化进行测量,发现QLT工艺处理后在液氮中稳定存在的逆转变奥氏体的含量要高于QT工艺。通过三点弯曲试验、单轴拉伸和压缩试验研究其机械稳定性,发现拉应力和压应力均能促使逆转变奥氏体转变,大部分残留奥氏体分布在晶内。

  • 登龙门

    黄河禹门口(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和陕西韩城县东北),两岸峭壁对峙,形如阙门。古代传说,每年春末数千尾鲤鱼集于此,争登龙门。能跃登者不过七十二尾。登龙门后,鲤即化为龙,故禹门亦称为龙门。 《后汉书 · 李膺传》:“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接者,名为登龙门。”唐李白《与朝荆州书》:“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科举时代凡会试得中,致身荣显,也叫登龙门。《封氏闻见记》卷二“贡举”:“故当代以进士登科为登龙门”。(典见《太平广记》卷四六六引《三秦记》)

  • 金龟换酒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初至京师长安,宿于旅邸。诗人贺知章虽对李白慕名已久,但未曾谋面,闻李白来京,亟往拜访。李白出门迎客,两人相携入屋,纵论古今,一见如故。李白出示诗作《蜀道难》、《乌夜啼》。贺知章赞赏备至,称李白为谪仙人。仓卒间未携钱帛,当场解下身上所佩金龟,交酒家沽酒与李白对酌,尽欢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