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1 固溶化热处理后的组织及硬度
观察各固溶化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及维氏硬度的测量结果发现,两个钢种(开发钢和DNM140)不管固溶化热处理高低,均没有发现铁素体相,呈奥氏体单相组织。此外,虽然发现两个钢种在1423K晶粒有些粗大化,但硬度没发现大的差异。
3.2 冷态加工后的导磁率
表2是开发钢和DNM140的60%冷态压缩加工后的导磁率测量结果。例如,普通SUS304如进行这种加工,由于生成加工感应马氏体,导磁率为1.010以上。但是,开发钢即使进行60%冷态加工也与DNM140一样,保持在1.010以下的导磁率,说明奥氏体相稳定。
表2 开发钢和DNM140的相对导磁率(在60%冷态加工后)
| 开发钢 | DNM140 |
相对导磁率,16kA/m | 1.002 | 1.002 |
3.3 敏化热处理后的耐晶间腐蚀性和耐孔蚀性
3.3.1 10%草酸腐蚀试验
图1是1373K固溶化热处理后的各钢种的时间-温度-敏化图(TTS图)。DNM140的敏化曲线鼻子尖位于1073-1123K,而开发钢的敏化曲线的鼻子尖位于1123-1173K,敏化曲线的鼻子尖温度升高。认为这是由于N含量增加所致,推测与Thermo-Calc计算相图的Cr2N固溶化温度上升有关。此外,开发钢和DNM140的敏化时间不同,开发钢的敏化时间长,所以,用增加Mo含量来提高开发钢对敏化的抵抗性。
为评价对耐氯离子的孔蚀性,测量了阳极极化曲线。试验在303K的3.5%NaCl中进行,图2是为参照电极SCE的电流密度10-4A/cm2时的孔蚀电位(V’c100)。
对固溶化热处理材,相对于在3.5%NaCl中DNM140的孔蚀电位480mV vs SCE,开发钢在该溶液的氧化还原电位约900 mV vs SCE以下的电位,没有发生孔蚀,发现大幅度提高了耐孔蚀性。一般添加在不锈钢中的Mo和N对耐孔蚀性有极好的效果。Mo在钝态皮膜的外层,作为钼酸存在,防止氯化物离子的进入,抑制皮膜的破坏。此外,N通过生成铵,使钢表面的pH上升,可以说促进钝态化。认为在Cr-Mn系奥氏体不锈钢的开发钢中,也由于同样的效果改善了耐孔蚀性。另一方面,对施以1123K×3.6ks的热处理的敏化热处理材,试验钢的孔蚀电位大幅度降低。SEM观察到沿晶界发生孔蚀,所以,由于敏化热处理导致的Cr系氮化物析出,在Cr、N的晶界附近浓度降低,所以局部耐孔蚀性劣化。
根据上述结果,下面介绍以图1的TTS线图为基础,避免碳氮化物析出,在获得良好的耐蚀性和充分强度的温度区域,进行温加工的试样特性。
图2 开发钢和DNM140在303K的3.5%NaCl 中孔蚀结果
3.4 温加工后的耐晶间腐蚀性
3.4.1 10%草酸腐蚀试验
开发钢和DNM140进行了10%草酸腐蚀试验。结果是,温加工后,两个钢种均呈台阶状组织,耐晶间腐蚀性良好。
3.4.2 硫酸-硫酸铜腐蚀试验
观察JIS G0575规定的硫酸-硫酸铜腐蚀试验后试样的外观发现,两个钢种弯曲到180度也没有发现裂纹,开发钢与DNM140一样具有同等的良好的耐晶间腐蚀性。
3.5 温加工后的耐盐酸腐蚀性
在10%盐酸中浸渍6h后,测量其腐蚀减量。与DNM140相比,开发钢的腐蚀减量大幅度减少,改善了耐盐酸腐蚀性。研究人员对酸性环境中N的影响持有不同的观点,效果的程度不明确。开发钢腐蚀减量的改善不仅仅是增加Mo含量提高了耐孔蚀性,而且,溶解中生成的MoO4-吸附表面,提高了耐酸性环境的全面腐蚀性。
3.6 温加工后的力学性能
表3是拉伸试验和夏比冲击试验的结果。两个钢种的0.2%屈服强度均在965MPa(140ksi)以上,抗拉强度为1034 MPa(150ksi)以上,伸长率为25%以上。JIS 4号试样(2mmV型缺口)的夏比冲击功是250J/cm2以上,强度和韧性都良好。
表3 开发钢和DNM140的力学性能
| 开发钢 | DNM140 |
0.2%屈服强度,MPa | 974 | 967 |
极限抗拉强度,MPa | 1072 | 1107 |
伸长率,% | 29.7 | 29.8 |
夏比冲击功,J/cm2 | 261 | 260 |
4 应用于非磁性钻铤
4.1 试验用料和制造工序
将开发钢作为“DNM140-HRC”实施量产试制,化学成分示于表4。非磁性钻铤用不锈钢一直是由大同特殊钢公司生产,制造工序是先在20t电弧炉熔解,然后浇铸成6~10t的钢锭。这些工序是在大气中实施,再将钢锭用7000t锻造压力机进行热锻造。之后,材料固溶化热处理后用适当温度进行温加工,采用切削进行外径车削加工和钻孔加工。
表4 DNM140-HCR的化学成分
材料 | C | Mn | Ni | Cr | Mo | N |
DNM140-HCR | 0.03 | 16 | 3.6 | 19 | 2.0 | 0.53 |
4.2 特性
在固溶化热处理后温加工成制品尺寸直径约180mm的棒钢上,从距表层25mm下采取了耐蚀性评价和力学性能的试样。10%草酸腐蚀试验结果表明,呈台阶状组织,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因为带有对晶间腐蚀的敏感性的特征,实施了硫酸-硫酸铜腐蚀试验,该试验虽检测出与富Cr的碳化物析出有关的晶间腐蚀敏感性,但在此没有发现裂纹。
表5是DNM140-HRC的拉伸强度和夏比冲击试验结果。0.2%屈服强度为965MPa(140ksi)以上,抗拉强度为1034 MPa(150ksi)以上,伸长率为25%。此外,2mmV型缺口试样的夏比冲击功是290J/cm2以上。
表5 DNM140-HRC
百科知识问答
专题推荐
知识点
-
登龙门
黄河禹门口(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和陕西韩城县东北),两岸峭壁对峙,形如阙门。古代传说,每年春末数千尾鲤鱼集于此,争登龙门。能跃登者不过七十二尾。登龙门后,鲤即化为龙,故禹门亦称为龙门。 《后汉书 · 李膺传》:“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接者,名为登龙门。”唐李白《与朝荆州书》:“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科举时代凡会试得中,致身荣显,也叫登龙门。《封氏闻见记》卷二“贡举”:“故当代以进士登科为登龙门”。(典见《太平广记》卷四六六引《三秦记》)
-
金龟换酒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初至京师长安,宿于旅邸。诗人贺知章虽对李白慕名已久,但未曾谋面,闻李白来京,亟往拜访。李白出门迎客,两人相携入屋,纵论古今,一见如故。李白出示诗作《蜀道难》、《乌夜啼》。贺知章赞赏备至,称李白为谪仙人。仓卒间未携钱帛,当场解下身上所佩金龟,交酒家沽酒与李白对酌,尽欢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