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钛铁水的冶炼

时间:2024/11/06 浏览次数:46

  用钛矿或钛球进行高炉护炉操作是常用的护炉方法,但铁水钛含量会有所升高,给炼钢工序的操作带来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铁水脱硫工序扒渣铁损增加,转炉冶炼工序石灰熔剂消耗增加,溅渣护炉效果变差。另外,许多钢种要求钢中不能有残余的钛元素。

  因此,采用相应的措施,减轻或消除含钛铁水对脱硫扒渣和转炉炼钢操作的影响,对减少铁损和冶金辅料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钢水成分等重要意义。

  具体冶炼过程:

  1、造渣方式

  由于钛优先硅氧化,在冶炼前期钛即基本氧化完毕,此时将含有钛氧化物的炉渣倒掉,即可将熔池中的钛基本去除。为了保证钢水成分满足技术要求、消除钛对转炉冶炼操作的影响以及炉渣的脱磷、脱硫效果,采用双渣操作技术,在转炉冶炼前期对含有钛氧化物的炉渣放出,以去除钢中钛,解决钛氧化物增加炉渣的黏度、降低石灰利用率、影响终点成分控制的问题。

  2、放渣时机

  正常双渣法冶炼,放渣时机一般在冶炼过程进行到中期进行,放渣渣量为1/2-2/3,然后加入渣料重新造渣。在含钛铁水的吹炼过程中,钛元素选择氧化的转化温度为1340-1400℃。在转炉吹炼时间达到1/4-1/3时,钢水熔池温度平均在1400℃以上,此时钛的氧化基本完成,是倒渣除钛的有利时机。

  3、放渣前碱度控制

  放渣前,钢中的硅也基本完全氧化并进入渣中,氧化硅降低了炉渣碱度,对碱性炉衬不利,为了保护炉衬,炉渣需要保持有一定的碱度,但碱度控制不宜过高,石灰等造渣料不宜加入过多,否则将随放渣操作的进行而放掉,增加熔剂消耗,因此放渣前控制合适的炉渣碱度很有必要。炉渣的碱度控制在2.4-2.6,此时放渣基本可以满足除钛要求。

  4、放渣前熔池渣量控制

  熔池渣量过少,放渣量就少,排出的钛也相对较少,达不到除钛目的。熔池渣量过多,放渣量可以增大,放渣比越大,除钛效果越好,但这样会增加熔剂的消耗,增加生产成本。采用双渣操作,放渣前渣量控制在总渣量的1/3,在吹炼进行到1/4-1/3时放出2/3的炉渣,可有效除钛,将钢水中钛含量控制在0.005%以下。(紫焰)

  • 登龙门

    黄河禹门口(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和陕西韩城县东北),两岸峭壁对峙,形如阙门。古代传说,每年春末数千尾鲤鱼集于此,争登龙门。能跃登者不过七十二尾。登龙门后,鲤即化为龙,故禹门亦称为龙门。 《后汉书 · 李膺传》:“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接者,名为登龙门。”唐李白《与朝荆州书》:“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科举时代凡会试得中,致身荣显,也叫登龙门。《封氏闻见记》卷二“贡举”:“故当代以进士登科为登龙门”。(典见《太平广记》卷四六六引《三秦记》)

  • 金龟换酒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初至京师长安,宿于旅邸。诗人贺知章虽对李白慕名已久,但未曾谋面,闻李白来京,亟往拜访。李白出门迎客,两人相携入屋,纵论古今,一见如故。李白出示诗作《蜀道难》、《乌夜啼》。贺知章赞赏备至,称李白为谪仙人。仓卒间未携钱帛,当场解下身上所佩金龟,交酒家沽酒与李白对酌,尽欢散。